《火鍋》撤檔,官宣文案耐人尋味,兩個結局早已註定 Loading...
資訊  2024-05-05

5月5日中午,電影《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》(以下簡稱「火鍋」)官宣撤檔。

撤檔文案耐人尋味,給出的撤檔理由是「因為各種環境因素,導致影片沒有與更多觀眾見面。」對撤檔原因含糊其辭,因為很多東西確實沒有辦法說出口。電影5月6日正式撤檔,之後將「擇日」上映。文末沒有蓋公司章,落款為「出品方」。

這意味著,《火鍋》做出撤檔決定的不是導演而是片方。近年來電影發行有了一些新玩法,一些賣相好的電影會和發行公司簽訂保底協議,這樣的模式決定了電影的生殺大權掌握在發行公司的手裡。對於《火鍋》則沒有這樣的爭議,畢竟電影出品方和發行方都是東方美之。

《火鍋》撤檔讓人一聲嘆息。這部影片雖不像《九龍城寨》那樣有精彩刺激的動作戲,但從劇本創意、橋段構思,以及拍攝水平等方面,在這個五一檔都屬前列,至少要比《維和防暴隊》《末路狂花錢》好得多。但還是要遺憾地說,《火鍋》這兩個結局早已註定。

第一個結局是這次官宣撤檔,雖然突然,但並不意外。

電影有自身的特殊性,但從市場層面來說,依然可以用產品邏輯去衡量。於是,電影既要有好的設計師(導演)、優秀的工人保證良品率(演員)、成熟的流水線(燈光攝影美術等部門默契配合),還要有優秀的產品經理(監製、策劃)以及厲害的銷售(發行和營銷團隊)。

畢竟市場就那麼大,產品(電影)趨於飽和,特別是五一、十一、春節這樣的大檔期,電影扎堆上映,競爭更加激烈。

從這個維度審視今年的五一檔,會發現《火鍋》的遭遇,和春節檔的《紅毯先生》如出一轍。兩部電影在檔期里都顯得很特別,有各自獨樹一幟的腔調,內容和敘事上充滿巧思,而兩部電影撤檔,根本原因是上映拿不到排片,票房上不去之後影院更加沒信心,於是排片逐步縮水,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之後,只能選擇撤檔擇期上映。

縱觀《火鍋》的上映曲線,上映首日排片佔比就被擠壓到僅有7.9%,生存機會很小,畢竟同期競爭的是主打黃景瑜、王一博的《維和防暴隊》和向來有觀眾基礎的爆笑喜劇《末路狂花錢》,對於影院和觀眾來說,上映首日電影好不好看並不重要,賣相最重要。

之後由於票房表現不佳,《火鍋》的排片2日到5日依次為5.4%、4.2%、3.7%和3.5%,甚至低於動畫電影《豬豬俠》,電影院實在過分!

除了票房和排片佔比之間的惡性循環,可能有不少人都發現了,《火鍋》和《紅毯先生》有一個相同點就是上映首日排片佔比都很低。除了電影賣相外,在大檔期里,發行公司的發行能力至關重要,這很像產品市場里的「總代理商」,發行公司決定電影能「賣」給多少影院、排多少場次。

《紅毯先生》的發行公司是寧浩自己的上獅,在春節檔比較弱勢,《火鍋》的發行公司東方美之也陷入同樣的窘境。

不信來看一下唄,目前排片佔比和單日票房均逆襲第一的《末路狂花錢》,出品和發行都是貓眼,眾所周知,目前貓眼和淘票票已經統領整個終端購票,在製作發行異軍突起,傳統公司難以與之抗衡。

《維和防暴隊》也一樣,出品和發行都有淘票票,兩部電影從上映之前差不多就鎖定勝局了。

而在夾縫裡艱難求生的《九龍城寨》,兩家發行方是中影和聯瑞,一個是中字頭的老大,一個是傳統發行公司里的扛把子,就這樣,也明顯看出在和「貓淘」兩家的較量中節節敗退,好在《九龍城寨》的口碑好、品質硬,所以才有一線生機,排片佔比也從上映首日的不到10%,爭取到目前的接近15%。

在這樣的形勢下,《火鍋》想要票房突圍,實在太難太難了,所以撤檔並不意外。

第二個結局,即便《火鍋》重映,票房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
依舊以《紅毯先生》為例,2月16日上映一周后宣布撤檔,當時票房在8000萬左右,之後重新定檔3月15日,但最終票房9422萬,只不過多賣了1400萬,如果不撤檔,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也能增加這麼多票房。

同樣的例子還有《中國乒乓》,《我們一起搖太陽》算是特例,重新上映后票房增加很多,但前提是電影品質確實夠硬。

而質量方面,《火鍋》和《紅毯先生》不相伯仲,豆瓣開分6.3,電影的優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。少了口碑支撐,其實撤檔重新上映的意義不是很大,畢竟每個檔期都很擠,重映時,看過的觀眾不會再看,沒看的觀眾會優先選擇其他電影,而不是口碑一般的《火鍋》,影院則會基於之前上映的票房表現,不會給太多排片佔比,所以,《火鍋》重映的結局也沒什麼懸念,票房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。

最後想說的是,有傳言稱《火鍋》的總製片成本高達3000萬,那麼票房至少要到9000萬之上才能回本,目前還有差不多4000萬的缺口。希望重映能創造奇迹,拿到更多的票房吧!

畢竟就如前文所說,在五一檔的幾部真人電影中,《火鍋》還算是值得一看、品質不錯、創作有誠意的作品,希望電影能回本,不要讓電影人們寒了心。